抗日战争时期,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,“双拥”运动在延安和整个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,成为中国人在中国史上一项崭新的创造,谱写了一曲军政民团结一心、战胜困难、夺取胜利的恢弘交响曲。
早在边区成立之初的1937年12月,边区就颁布了《陕甘宁边区抗日军人优待条例》,对抗日军人及家属实行优待:免纳边区一切捐税;住公房免缴租金;公家商店购货享受1%的减价优待;子弟读书免缴一切费用;因伤病,费用由公家供给,缺乏劳动力,由边区人民代耕等。1939年4月,《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》第二十五条庄严地将“优待抗日军人与工作人员之家属”写入边区的这部之中。同年12月10日,梦见杀人不见血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《关于和扩大八军的决议》。《决议》要求地方党政工作人员和增强对八军的爱护,充分保障八军粮食和被褥的供给,正确执行优待抗属条例;同时还要求边区部队加强纪律性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并积极帮助地方进行生产劳动和文化、卫生运动,建立军系制度等。1941年5月,《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》进一步提出“增进军队与人民的亲密团结”(第),“加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工作,彻底实施优抗条例,务使八军及一切友军在边区的家属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与上的安慰”(第四条),并于翌年1月由边区林伯渠、副李鼎铭签署施行。
20世纪40年代初,由于边区较长时期处于相对和平的和对边区实行经济,拥军观念在不少干部和群众中逐渐淡薄,片面考虑自身困难,对军队的支持援助相对减少,优抗工作也有所松懈,甚至被动应付和埋怨军队。军队方面也出现不尊重地方,群众利益的现象,个别同志的军阀主义倾向、本位主义观念依然存在。
为了增进军政民之间的团结,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,召开了西北局会议和军政干部会议。军政民各方以整风的,进行公开的,互相尊重,互相体谅。总结了经验教训,提出了改进措施。1942年9月1日,中央做出《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》,指出:“要在全党中说明,假如军队削弱,假如战争失败,则根据地无法存在,民都会塌台,因此,党委、、团体以及全体人民,都有巩固军队,加强其战斗力的任务。”“在军队本身、则应深深了解,没有党、、团体的配合,光靠军队是一天也不能支持抗战的。因此,必须加强部队中的教育,做到能爱惜根据地,爱惜人力物力,尊重党政,加强军纪,给党政民以必要的帮助。”深刻阐述了军民、军政之间的密切关系,为加强彼此间的团结指明了方向,提出了严格要求。中央决定在边区开展一个军队“、爱护人民”(简称拥政),党政机关、群众团体“军队、优待抗日军人家属”(简称拥军优抗)的运动。
1943年,新年伊始,边区便颁布《关于军队的决定》。《决定》指出:“军队是各级与全体人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”,要求各级充分认识拥军的深远意义和重要性,积极改善和加强拥军工作,并定期进行检查,成绩优良者予以励,对此工作漠不关心毫无成绩者给予、和惩罚。边区林伯渠在元月15日《解放日报》上撰文《造成拥军热潮,增强拥军工作》,强调“军队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血肉相联而不可分开的”,“军队的利益实际上也是人民自己的利益。”同时宣布边区把每年的1月25日至2月25日定为百年区的拥军运动月,随后边区还发布了《拥军月具体办法》,掀起了新的拥军。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