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学期的来临,波澜壮阔的“百团大战”即将拉开帷幕。这些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可能作为美好回忆伴其一生。哪类活动更受学生青睐?学生选择时是否男女有别?除了大家一起的集体回忆外,活动还将给毕业生留下什么?
根据麦可思调查研究,参加活动的毕业生,其母校满意度和推荐度相对更高。具体来看,在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中,参加过活动的学生,其母校满意度本科生为88%,高职高专生为87%,比未参加的人群分别高3个和5个百分点;母校推荐度本科生为64%,高职高专生为62%,比未参加人群分别高7个和9个百分点。
丰富的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助于提升学生归属感。小集体给予的记忆甚至将伴其一生,成为他们与母校维系关系的重要环节。
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,调查数据发现,参加过活动的学生,其素养提升比例高于未参加过活动的人群。其中,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中,参加过活动的学生在“乐于助人、参与公益”方面比未参加人群的素养提升分别高14个和18个百分点,提升差距最为明显。
大学被称为学生的“第二课堂”,大学生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所需的非学术才能,以及素质的全面提升、人格的健全都将在以活动为代表的课外活动中形成。这或许也是参加活动的人群,其“正能量”提升更为显著的原因之一。
多样的活动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,又有助于大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,那么2013届大学生活动的参与度究竟如何?哪类活动更受学生青睐呢?
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,2013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约七成参加过活动。其中参与度最高的活动为“公益类”,其次为“体育户外类”。公益类之所以有更高的参与比例,一方面可能与该类门槛相对较低有关;另一方面或许与学生的服务意识有所增强不无关系,更多的学生自愿投身到各类公益活动中去。
在对参加的各类活动进行评价时,2013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活动为“体育户外类”,高职高专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活动为“公益类”。但应引起高校注意的是,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,a型血人的性格“学术科技类”活动的满意度都最低。不过,专家认为学术方面的交流和提升更多应该通过教学和科研,而非学生。
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仍有约25%的本科毕业生和30%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未参加任何活动。如细分到对不同家庭阶层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参加活动的分析,可以发现,“无业与退休”家庭的毕业生未参加任何活动的比例最高。
尽管“公益类”活动是大学毕业生最为热衷的活动,但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研究发现,男生对刺激、富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或社会实践情有独钟,而女生则更钟情于公益性较强、艺术气息浓厚的活动。学校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同时,可以为学生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,通过更多样性的活动满足学生更多元化的需求,使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。
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